注意:本文已参选阿里巴巴首届全国大学生新闻评论大赛,未经作者和举办方允许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作为任何他用。
《风口浪尖上的大学》
文/江童子
“先生不应该专教书,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;学生不应该专读书,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。”——陶行知
中国社科院最新调查显示农村家庭普通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,失业率为30.5%,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就业机会。这与前段时间在网上流传的一篇文章《寒门再来出贵子》,在一定程度上有种不谋而合的暧昧味道。
事实真的像分析所说的那样吗?在不予否定的条件下,我以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的身份,说说我看到的一切,就从简单的实习这一点来谈谈。
我们班有七十几个人,各种家庭背景混杂在一起,最后服从学校安排的人只有不到二十,大部分都自己托关系找到了单位。而我自己也留在了住校实习的市医院。其实我一开始很想去协和医院实习,当听到不安排住宿的消息时(为此我还专门调查过是否有提供住宿的相关医院,但以失败告终。),我自然就被堵在了它的门外。
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没有发现机会,而是机会来到我们面前时不能自己选择。有一些不言而喻的东西,不知不觉地就把你抛开了怀抱,你想扑上去却不能向前。
其实,早在很多年前陈丹青就说过寒门再难出贵子之类的话。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开始重新思考大学的真正意义到底在哪里。教育又真正教会了每个人什么。
我们不怕别人比我们更努力,怕的是比我们优秀的人比我们自己还努力。这就好比富人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富人更有文化。我们没办法改变自己的出生,但是知识一定能够改变我们自己。这不只是说你学好书本知识就足够的,还包括融入这个复杂的社会的知识。
2015年1月27日,耶鲁大学数学系20岁学生王璐畅,跃过金门大桥的栏杆自杀身亡。此前的中国留学生自杀事件中,“MIT才女”郭衡的自杀,也曾引起人们广泛讨论。这些年轻人的履历优秀、辉煌,为什么选择不归路,留给世人无尽的思考。
作为出国留学生她们在智力水平上肯定很优秀,但是她们为什么早早地就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。不能很好地适应周围环境,肯定是一个导火索。
我现在是一名医学生,明年就将是一位医务人员。给我切身的体会是,整个大学期间,知识基本靠自学。想听老师讲课就消化和掌握,那几乎不可能。大学上课:老师以4G的速度讲,我们以2G的速度听。
如果你还想多玩一会,那就面临着掉线的可能。马克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。学习也是,是骡子是马,遛一遛就知道了。
从我身边高中同学毕业的情况来看,80%毕业后都干着非专业领域的工作。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学的东西不扎实运用不了。从我周围现在考研的同学来看,他们70%选择回来考研,原因之一也是适应不了他们所处的环境,期望在更高的一个层次呆着。
有一位和我同一个老师的实习生,当我到来的时候跟老师堵了一场气大哭一场,说老师不该在带她的情况下接收我的,后来我选择暂时不和她同一个老师。
我们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带给每个人的幸福感,但我们也不得不开始思考大学是不是能造就我们。我们不能否定知识带给我们的成长,但我们也不能排除它对我们的禁锢。
现在的大学办学,自主盲目扩招,教学质量不断下降,学生素质逐渐下滑。有些老师不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,而学术造假不断绯闻谣言不止,在整个圈里圈外都臭名昭著。某些学生不以谦卑之心潜心学习,而浮躁不安自以为是,到头来落得在家啃老难见天日。
大学之大,在于那里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供我们所用,让我们更好更快的融入社会;大学之大,在于以人为本学以致用,让我们能在社会上很好的生存与立足;大学之大,在于培养我们的学习与思维能力,让我们走出社会仍能自我学习竞争力强;大学之大,在于教会我们为人处事全面发展的道理。
值得庆幸的是,每当我们对眼前的一切感到不满的时候,总能在失落中看到希望之光星星燃起。
“90后美女学霸刘明贞,25岁剑桥硕士,牛津博士、博士后,执教电子科技大学。”
大学,这个风口浪尖上的时代产物,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局面。注定,这是一个不平凡的场面,属于它,也属于我们!
2015.10.18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这是我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,您扫描就可以加上我。或者直接输号码:wangyijiangtongzi。
更欢迎您点击蓝色小字“阅读原文”,这样您就可以进入我的博客,里面有丰富的内容可以供您欣赏。
您的转发和分享,对我很重要。
评论